信创观察网

ITAI Observation

信创观察网

信创自主?谁能笑到最后

来自: 矩阵视角 收藏 分享 邀请

狼又来了。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又一次向中国中高端产业发起进攻,光明正大地把“我要打压中国”这件事写进了法律。

 

 

不久之后的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又宣布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新规,主要集中在高性能计算芯片和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并将31家中国企业加入实体“未经验证清单”,限制使用美国设备、技术,以及雇佣美籍员工。

 

 

此时的美国就像一头杀疯了的狼,极力露出獠牙恐吓对岸的中国。

 

 

目前“缺芯少魂”的中国以后该何去何从?似乎出现了两种很不一样的看法。

 

 

“活下来,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法案通过后不久,任正非时隔六年再次发表“寒气论”,警告人们未来十年将会非常痛苦,要把活下去当作最主要的纲领。许多高新技术行业从业者将此奉为圭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而我们在网络上听到的却更多是这样的声音:“美国制裁中国芯片,给中国帮了一个大忙”“老美输不起,中国即将迎来芯片自主崛起的黄金时代”......

 

 

这样的乐观情绪甚至直接反映在了资本市场。十月以来信创板块迎来大涨,国脉科技连续7个涨停,南天信息10天内7次涨停;上周,信创概念股继续大涨。直真科技、南威软件一字板,数字政通、易华录等纷纷走高。

 

 

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信创”“国产替代”这样的话题频频被大家提起,仿佛用不了多久,中国就能摆脱制裁,重回世界之巅。

 

 

所以信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针对此现象,我们试图通过探讨以下三个问题,找到最终答案:

1、信创自主走到哪一步了?

2、市场和技术该怎么选?

3、敢问路在何方?

 

 

1

信创自主走到哪一步了?

 

 

什么是信创?

 

 

2016年国家成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简称“信创工委会”,“信创”一词由此而来。

 

 

信创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我们经常提到的计算机行业、互联网行业、芯片行业等都包含在信创行业中。所以,尽管这个词到2016年才有,但它的历史远不止这几年。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信创行业可以分为四个板块: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基础硬件比如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等,基础软件比如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比如办公软件、政务应用等,信息安全比如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

 

这样庞大的产业链,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呢?是手机内存够不够用,操作系统够不够流畅,还是办公软件的功能够不够齐全?都不是,这些都太表面了。信创行业所追求的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指向,那就是信息安全。

 

 

近些年来,由IT基础设施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频频发生,2008年的微软黑屏门,2018年英特尔芯片漏洞,2019年苹果Siri监听门......

 

 

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微软、英特尔、苹果,这里面没有一家是我们自己的公司。目前国内的重要信息系统中所用到的核心信息技术产品和关键服务大都依赖国外。

 

 

用着别人的东西,别人想看看你用来干什么,简直不要太容易。

 

 

与此同时,美国对我国的制裁却在步步紧逼。自2017年以来,出口管制、“301调查”、封杀并购项目等操作屡屡出现。“芯片法案”的颁布,更是将制裁的力度推向一个新高度。

 

 

年初,俄乌冲突爆发,美国一声令下,Intel、AMD、Apple、台积电、Dell、Microsoft、SAP、Oracle、IBM、Meta纷纷停止与俄的合作。经济学教材里所谓的全球化与合作共赢,在政治利益面前统统靠边站,做生意是有国界的,科技更是有国界的。

 

 

以上种种都在充分地警醒我们:信息安全至关重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信创行业必须尽快实现国产化。

 

其实中国的信创产业自1983年就开始有布局,分别经历了预研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试验实践阶段,到2020年开始,进入应用落地阶段。

 

 

1983—2007年是预研起步阶段。1983年,“863”计划启动,打响了中国自主创新的第一枪。1993年,中软推出第一代国产Linux操作系统,浪潮研发出中国首台基于10颗486CPU处理器的小型机。进入21世纪,红旗Linux、方舟一号CPU问世。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颁布,将“核高基”列为16个重大科技项目之一,标志着信创的真正起步。

 

 

2008—2016年是加速发展阶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就形成了IBM垄断金融行业,Oracle垄断电信行业的格局,EMC也在2013年成为中国存储市场第一名。2008年,阿里巴巴首次提出“去IOE”的概念,要在IT架构层面去掉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代之以自己在开源软件基础上开发的系统。这一概念国内各大巨头纷纷响应,浪潮天梭KI小型机系统上市,标志着中国掌握新一代主机技术,信创工委会也是在这一阶段成立的。

 

 

2017-2019年是试验实践阶段。国产CPU发展迅猛,龙芯发布3A4000芯片,兆芯KX6000亮相,飞腾发布新一代桌面处理器FT-2000/4,性能极大提升。2017年,核高基重大专项第二批工程启动会召开,并在2019年完成了多个重点专项试验工程,其中包括,建行与中软合作开发的国产化办公自主化系统在境内外分支机构全面部署,表现突出。信创之路初见曙光。

 

 

2020年是信创产业“元年”。从这年开始,信创行业得到更多关注,市场活跃、业绩增长、标杆项目频出。针对信创产业,国家提出“2+8+n”体系,按照这个顺序逐步实现自主可控。

 

 

“2”指党、政。2013年开始,党政机关从公文系统开始推进国产化,目前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预计到2023年可以实现全面国产化。

 

 

“8”指关乎国计民生的八大行业: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教育、医疗和航空航天。其中率先发力的是金融行业。2020年国家宣布第一批国产化试点金融机构,制定国产化采购要求,均到期超计划达成。未来将从小范围试点向大面积铺开,迅速完成在重点行业中的渗透。

 

 

“n”则指除以上“2”和“8”之外的万亿级消费大市场,即将在2023年之后陆续启动国产化。

 

 

2021年信创产业逐步走向应用落地阶段,“适配生态”、“竞标中标”、“产品迭代”等关键词凸显了信创产业在“ 2+8 ”行业应用中的良好态势。2022年信创产业规模达 9220.2亿元,近 5年复合增长率为 35.7%。

 

 

信创行业的国产替代,早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

市场和技术该怎么选?

 

 

有人纳闷,两弹一星我们用12年就造出来了,信创产业发展了三十多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自主可控呢?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问题不在于别国有多强,而是我们在自主的路上走偏了。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我国一直遵循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政策——以市场换技术。市场是手段,技术是目的。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获取国外先进技术,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

 

 

“以市场换技术”甚至一度被写进法律。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规定,“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或者产品全部出口或者大部分出口。”。

 

 

改革开放后凭借这一政策,我国成功实现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打造了健全的物质生产体系,包括钢铁、纺织、家用电器等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都居世界第一。

 

 

中国加入WTO后,按照入世的承诺,不得不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宣告了“以市场换技术”在法律上的终结,开始走向追求自主创新之路。

 

 

然而,法律上的终结不代表市场上的终结。长期的政策形成路径依赖,使得“造不如买”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信创产业起步更早的外国公司,占据知识产权的绝对优势,能以更低的成本造出更好的产品,往往一进入中国就能得到市场的青睐,技术落后的本土企业根本抢不过。

 

 

一个成熟产业的形成通常离不开相关技术在市场中不断地试错-纠错-完善,高度依赖技术创新的信创产业尤其如此。一开始就失去了本国市场这块肥沃土壤,中国的信创产业也就失去了起步时试错和发展的机会。

 

 

于是一步错,步步错,结果就是,市场让渡了,技术也没学成。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有技术才能有市场,没技术也就没市场,市场再也换不来技术,技术却一直可以换来市场。

 

本来,如果天下太平,中国凭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依靠十四亿人的广大市场,与国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谈判,你赚我的钱,我用你的产品,还能继续各取所需,相安无事。

 

 

但是,现在并不太平。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恶意制裁,市场和技术该怎么选,对中国来说不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而是一道多选题——必须全都要!

 

 

3

敢问路在何方

 

 

上一部分我们有总结到,未来中国的信创产业,市场和技术必须全都要——换个说法就是要实现信创行业整体性的国产替代——“国产”强调要自主掌握技术,“替代”强调要夺回本土市场。

 

 

当年抄近道有多便利,如今国产替代就有多痛苦。因为中国面临的困难不是种一棵树,而是要种一整片森林——信创产业的自主化要打造的是一整个产业生态。

 

 

梳理目前信创产业各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会发现,其实我们几乎在每个领域均有国内企业在涉足,但从市占率上看,往往比不过海外企业。

 

 

在基础硬件领域,CPU是追赶难度最大的高端芯片。Inter几乎垄断了全球CPU市场,国内相关企业数量屈指可数。龙芯、鲲鹏、飞腾、海光等国内CPU设计企业虽然能够做出CPU产品,且在部分指标上可能超越国外CPU,但由于缺乏产业生态支撑,还无法与主导产品竞争。

 

在操作系统领域,Windows市占率高达80%以上,且已经形成规模化的软硬件生态,在马太效应下其龙头地位难以撼动。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仍处于碎片化阶段,合计国产化率不足6%。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国产操作系统包括UOS(统信软件)、麒麟OS(中标麒麟、 银河麒麟)、普华软件、中兴新支点等。其中麒麟、统信占据绝对份额。

 

 

在数据库领域,Oracle、Microsoft、SAP、IBM合计份额在2021年上半年首次下降至半数以下,南大通用、人大金仓、神州通用等主流数据库厂商依靠长期的研发积累与技术优势拓展迅速,国产化率已过半。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云服务厂商依托自身优势,快速实现在各行业的渗透。

 

 

在办公软件领域,基础办公和协同办公软件作为各行业的刚需,是信创应用软件中适用范围最广的产品。金山办公基于领先的文档能力,打造数字办公平台,优势稳固,与微软同处第一梯队。

 

 

由此可见,信创国产替代的进度在不同领域的进度有些许不同,其中在应用软件领域发展较快,在未来更容易实现突破。

 

 

这时候“市场”这片土壤该发挥重要作用了。国产信创生态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迭代升级,缺少的是市场的支持。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支持,还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用户去使用,去反馈,才能推动产品的升级。

 

 

但资本逐利,用户求好,这都是天性。

 

 

这才有了“2+8+n”体系的提出。党政不逐利,能用就行,不好用大家都忍忍,只为给国产信创生态创造试错空间和改进机会。党政系统国产化落地后,马上在8大国资重点投入的行业进行试点。国家安全面前,效率可以放一放,只为了今后的更高效率和实现自主后的安全感。接下来的,只待时机成熟,坐等遍地开出自主之花了。

 

 

于是我们发现,不是半导体行业者危言耸听,他们在为信创的技术担忧,且愿意为之不断付出实践去钻研;也不是民众无知,他们在用最质朴的方式为信创的国产替代培养肥沃土壤,用真金白银和一腔热血帮助中国度过寒冬。

 

 

4

尾声

 

 

信创发展这些年,伴随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终于将迎来应用落地阶段,然而这其中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与着急。许多产品都作为之前的“备胎”被推向一线,从零开始研发与生产,未来的升级之路无疑任重而道远。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和技术必须两手抓,技术有了,市场才会有;市场有了,技术就能不断巩固升级。目前中国信创产业在市场和技术两方面都不占优势,但“2+8+n”在为打造完整信创生态创造成长空间,未来可期。

 

 

刚过去的“二十大”报告中有提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我们举全国之力,集天下英才,攻高新科技,造信创生态。面对制裁,到底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春天将至,拥抱“大信创”的浪潮》——开源证券

2.《信创行业深度:现状及展望、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慧博智能投研

3.《以Wintel与A-A联盟为鉴看国内信创发展机遇,自主软件将迎黄金成长期》——招商证券

4.《“自主”和“市场自主”诠释》——中国经济时报

5.《市场换技术》——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2022-11-8 09:26
自主可控新鲜事
粉丝0 阅读778 回复0
电话:1718010320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山西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
意见反馈:sxitaic@163.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2 信创观察网 版权所有 晋ICP备20006596号-5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1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