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四大行的信创工程进展情况,先从建行开始~ 2020年以来,在国家政策与监管机构的多重政策推进下,金融行业为中国各行业中信创落地应用进展较快的领先领域之一,以《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22—2025 年)》等为代表的政策明确了行业发展路线,发布了具体指导意见,助力金融信创良性发展。自2022年,金融行业已进入全面推进信创阶段,由外至内“试点”后依次推进,加速实现全面信创建设,打造坚实的自主可控技术底座,引领业务高速发展。 本文,我们整理一下金融标杆企业的信创进展情况。对!就是扒一扒四大行的信创工程进展情况,先从建行开始~ 说在最前面,本文内容是结合公开信息作出的“有限理性”的推测和推断,不保证正确性和准确性。我在日常工作中和四大行没有任何直接的接触,也没有任何内部信息源,如有异议,你是对的。 为什么是建行? 建行核心系统最新,2017年才完成。 建行的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工作起步较早,开始于2010年新一代系统建设工程,在这一阶段建行重建了所有业务系统。网上建行历时6年多,采用企业级建模的核心系统(7层12P + 四个一:一套业务模型、一套IT架构、一套实施工艺和一套管理流程)信息丰富。更重要的是,和信创的时间节点最接近,重构的基础最好。 银行IT支出较为集中于头部大行,金融信创先锋开路。2021年中国银行业IT投入达到2200亿元,其中国有大行投入占比约为40%,率先展开信创国产替代。2023年1月31日,建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建行云发布会上[1]表示,每年在科技上的投入约有200多亿元,占建行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提高。 建行信创推进思路 建行的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推进整体思路为,分步骤进行,先易后难,全面推进;形成端到端的银行业信创解决方案。第一阶段,优先在办公系统、终端机具领域开展应用;第二阶段,以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为重点,开展一批试点项目,全面验证其”分布式转型、平台解耦、并行验证、云华部署和全面覆盖“的总体应用创新解决方案;第三阶段,扩大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加大投入,在行业内率先完成全面自主应用创新(OA、门户、邮箱、纪检、党群、档案、经营管理)。 易:基于“PK体系”全链的协同办公系统 据中国电子/长城的官网案例信息,2022年9月,建设银行已基于”PK“体系实现协同办公系统(0A)、电子邮件系统和企业级云文档系统的全面替换与重构,满足35万名员工一体化协同办公需求[2]。技术全栈信创,包括飞腾CPU、长城服务器、麒麟操作系统、麒麟云、麒麟云桌面、达梦数据库等。
难:用户量过亿的全栈国产信用卡核心系统 信用卡是最重要的银行业务之一。据公开数据,建行信用卡客户数量1.33亿,卡片数量约2.15亿,年交易额3.15万亿,日均交易量1.25亿笔,TPS峰值6422笔,交易平均响应时间65毫秒,7X24小时多渠道对外提供服务。 建行信用卡核心的起点是源讯公司基于IBM主机的Cardlink系统,2020年网上开始有天阳科技参与建设银行信用卡主机下移工程的公开信息,表明建行的卡核心下移不晚于招行[3],略早于农行[4]。 作为对比,2022年1月17日,中国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下移项目/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建设项目发布数据迁移服务分包采购公告[5]。建行在2021年9月17日,实现100万白名单客户全栈应用创新平台运行。2022年6月,扩容700万客户的联机交易业务到应用创新信用卡系统。2022年11月,实现7000万客户在应用创新技术栈上的运行。2022年12月16日,完成了全量1.4亿信用卡客户切换至信创系统上运行。自此,建行成为业内首个用户量过亿的全栈国产化信用卡核心系统[6]。 信用卡核心系统的关键合作厂商是华为和麒麟软件[7],这个项目还获评《年度优秀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奖》。披露出来的项目细节包括:采用分布式架构、微服务、全局路由与配置中心机制、共享数据访问、分布式消息机制、集中调度自动任务、分库分表、NoSQL数据库、分布式日志采集等技术;实现了系统的高性能、高可用、高可扩展性,使系统具备充分的横向扩展能力,实现近乎线性的处理能力扩展,支持海量的客户和发卡量。同时,也实现了系统核心模块软硬件平台的自有,采用鲲鹏服务器、中标麒麟V7SP1 (openEuler版)操作系统、OpenGauss数据库的组合,与存量x86系统组成融合异构基础设施,双线并行运行。 重头戏:多技术栈的银行核心系统 2022年7月26日,《金融电子化》杂志社刊登了建行金融科技部傅坚和孙代勇的署名文章,公开了其核心系统的部分信创推进情况[8]。 建行基于多技术栈的银行核心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建行2019年启动了基于多技术栈的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工作,建设范围涵盖存款、贷款、借记卡、信用卡、客户信息等原本运行在IBM主机上的核心业务领域全量业务功能。
融合架构下建行核心系统应用架构框图 个人的几点感悟 从公开信息来看,建行按时按节奏完成信创升级问题不大。在细节部分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部门Windows桌面需求【考虑到一部分存量用户U盘需求;强关联方如税务、海关、大客户等】,过渡期通过一些管理手段是可以搞定的。 服务级别的挑战。对外提供7×24连续不间断服务,在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在系统迁移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客户无感、对外服务水平不降低,而且还要完整承接现有核心银行业务功能,同步支撑新的业务需求。这些都必须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才能保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并行验证机制,建行的提法是“三真实、四比对、五验证”,到招行的提法是“动态跟帐”,不管怎么叫,其重要性和工作量都不言而喻。 整体来说,信创产品功能基本就绪,非功能性方面略差一些,就需要运维体系重构,工具、人员技能更新。随着新技术栈渐次投入生产变成“主”,运维工具、技术技能和经验的积累需要一定的加速度,对现有人员挑战还是非常大的。放眼国内、外,金融企业的集中式运维体系和技能,尚未发现有四大行规模和复杂度的银行运维方案可供借鉴,管理层对服务级别的要求需给技术团队一定的空间。 前面提过一句,建行核心系统的基础好,可能重构和流程重组的需求并不高。但是,对其他企业来说,信创横竖要做,这就构成了企业级转型和核心架构重构千载难逢的良机。在企业管理层对科技条线支撑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日益增高的背景下,信创提供了核心重构非常好的良机,四大行基本都是这么干的,其他企业是可以借鉴的。 说到这,多说一句,建行的实践对外借鉴的意义在技术上其实不大,毕竟大家的资源和建行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四大行资源多,科技能力强,倾向于自建,IT厂商提供人力外包输送;中小行更依赖科技厂商提供IT解决方案,倾向基于标准版本产品进行定制改造。 瞄准大行,找寻自己的路径才是正道。 参考资料: [1]https://finance.caixin.com/2023-01-31/101993397.html [2] https://www.greatwall.com.cn/5521.html [3]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4527970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6651455 [5]https://www.boc.cn/aboutboc/bi6/202201/t20220117_20599493.html [6]https://k.sina.com.cn/article_2550216490_9801372a001016n7n.html [7]https://e.huawei.com/cn/news/computing/2021/china-international-finance-exhibition-ccb [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9367726485313357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