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2年会暨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ICCAD 2022)”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大会期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教授为大会作了题为《以持续创新赢得美好未来》的主旨报告。 企业数量增长15.4%,销售额预计5345.7亿元魏少军对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本次统计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为3243家,比去年的2810家多了433家,增长了15.4%,设计企业数量的增速近年来首次下降。 从设计产业销售情况来看,2022年全行业销售预计为5345.7亿元,比2021年的4586.9亿元增长16.5%,增速比上年的20.1%降低了3.6个百分点。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6.8的平均兑换率,全年销售约为787.4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有可能会继续提升。 从主要区域发展情况来看,202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销售额占比依然最大,达51%,为2959.7亿元;增速最高的地区也是长三角,增长了24.2%。2022年设计业规模最大的10座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无锡、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苏州,其中上海、北京、深圳继续把持前三名,今年进入前10大城市的门槛提升到122亿元。 2022年,除了大连、香港和福州外,其它城市的设计业都录得正增长,排在第一名的武汉市增长98.0%,第二名成都市增长了55.3%,所有进入前十的城市的设计业增速都超过了30%。 从销售过亿元企业的增长情况来看,2022年预计有566家企业的销售超过1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的413家增加135家,增长37.0%。这566家企业销售总和达4940.6亿元,比上年的3288.3亿元增加了1652.3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总和的比例为85.1%,与上年的71.7%相比提升了13.4个百分点。 从设计企业人员情况分析,2022年有34家企业的人数超过1000人,比上年增加2家,有63家企业的人员规模为500-1000人,比上年增加12家,占总数83.6%的企业是人数少于100人的小微企业,共2711家,比上年多了433家。 从产品分布情况来看,消费类芯片增长最快,达到24.7%,多媒体芯片紧随其后,增长22.5%,计算机增长13.8%,通信芯片增长10.3%。 在资本市场方面,截止目前,今年共有25家芯片设计企业实现了IPO,这些企业2022年12月1日的总市值为4721.15亿元人民币。自盈方微上市后的26年来,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的芯片设计公司为73家,截至今年12月1日这些企业总市值为17560.6亿元。资本市场迎来了芯片企业批量上市的热潮。 警惕产业配置不合理和人才短缺魏少军还对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质量进行了分析。 今年,得益于中国庞大市场的强有力支撑,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在疫情不断反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16.5%的增长,虽然比起前两年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在高位运行。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受到的打压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芯片设计业的市场空间也将被不断拓宽。前两年,一些人盼望着“国产化替代”的到来,今天“被动的国产化替代”已经到来。 此外,全球缺芯推动下游厂商加大了对集成电路的采购,这也是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能够维持高速增长的部分原因。目前,全球主要集成电路大国和地区都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计划,全球半导体“军备竞赛”已经开始,各国和地区对现状的不满和担忧,希望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从这次全球性缺芯带来的红利不可复制。 虽然本次统计的数据显示整体增长,但龙头企业的发展并不理想,特别是十大企业的发展乏善可陈,不仅增速大幅落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一些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倒退。究其原因,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不够高、研发投入不足、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人员浮动等,还望引起产业界的重视。 同时,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继续分散宝贵的产业资源,给产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总也长不大的侏儒企业,固化和分散了产业的大量宝贵资源。不足100人的小微企业达2700多家,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虽然这些企业活得非常痛苦,但不愿意被整合,对整个行业来说不是好事情。 而且,不仅芯片紧缺、产能紧缺,还有人才短缺,而这成为了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们不仅缺乏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甚至还缺乏一般的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原因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不适应产业的发展,两者不能形成同频共振。根据赛迪顾问的报告,到2024年,全行业的人才缺口高达22万人,其中设计业的缺口在12万人左右。 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循环,强化创新和供应链安全
最后,魏少军强调:“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在2022年再次取得了令人称赞的重要成绩,这是广大企业家朋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集成电路将当之无愧地站立在潮头。我们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庆祝今年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认清我们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持续创新推动设计业更上一层楼,赢得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